龙石碑图片龙头碑雕刻制作历代变化

发布日期 :2019-03-11 07:30 编号:4845946 发布IP:27.198.241.251
供货厂家
嘉祥县新颖石雕厂  
报价
电议
发货时间
3 天内
联系人
程书彪(先生)
电话
13181312815
手机
13181312815
询价邮件
995000336@qq.com
区域
济宁墓碑墓石
地址
嘉祥县石雕艺术城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让卖家联系我
详细介绍
手机版链接:https://m.trustexporter.com/cz4845946.htm

龙石碑图片龙头碑雕刻制作历代变化

中国古代龙纹石碑图片的样式是随各代而发展变化的,石头作为文化的留存源远流长。石碑的形制的产生与发展与古代吉祥神兽也是密切相连。纵观龙石碑样式的发展,有明显的四个阶段,即经历碑型的发生、东汉具有独立意义的碑确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继承与特例、唐碑的范式地位、宋至清的发展四个阶段。

一、我们主要介绍一下龙纹碑头,也就是碑首图片样式

石雕碑首,即碑身的上部分,在碑的正上方,分为尖形、圆形、半圆形、方形等等。尖形的称为"圭首",圆形的称为"圆首",半圆形的称为"晕首",没有碑首的为无首碑(或称"方首碑"),雕刻龙纹的碑首又称为"龙首(或者叫做龙头碑)"。龙纹碑首,即常见的大型石碑顶上,两侧多浮雕相对缠绕的六龙或四龙,多的有八条龙或者九条龙,中间雕刻圭形为主的碑额和宝珠纹,在文献记载中,龙纹碑首有一个专有名词"螭首。它主要是由龙纹、宝珠、碑额构成如下图。

二、龙头碑,龙纹碑的历史文化

龙纹石碑在中国古代几千年历史中绵延不绝,不仅成为一件件雕刻精美的工艺品,同时还积淀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壮会文化观念,不同造型的龙纹石碑其*变化都与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思想文化、社会风气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信息,主要有以下两点:

1、纹饰丰富。龙纹碑首是石碑碑首形制中最具造型活及装饰变化最多样的区域,最为精美绝伦,也最能体现石碑"物美工巧"的特质,其变化样式最为丰富,艺术性也最强。而且龙纹的出现,不仅使碑首更具有装饰性,而且还增加了深层的神圣感和神秘感。纹饰论,龙纹碑首纹饰包括动物、植物、几何等各种纹饰;龙头石碑雕刻技法论,龙首上集中各种、各时代雕刻技法之大全。

2、文化底蕴丰厚。龙纹石碑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史料价值、书法价值,而龙纹的演变又与佛教、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便组成了富有特色、灿烂持久的碑石文化,并在中华文明的缔造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三、 通过西安碑林龙头碑图片看发展历程

目前收录正式发表的关中地区碑首上雕刻宝珠纹的石碑为109 通,宝珠位于龙身之上为86通,位于龙身之下的宝珠数量为23通。根据宝珠位于碑首上的位置的差异,及宝珠大小的变化大致可分为四期。

(一)隋代之前:

目前收录隋代石碑只有一例,即西安碑林所藏的孟显达碑(隋开皇二十年,600),六龙盘绕碑首,顶端两爪托起宝珠,有一种珠联璧合之美,宝珠位于 碑首上部,巧身之中,外围有火焰包裹,且带有莲花宝座。 在石碑上出现的宝珠纹最早是线刻于造像碑么上,而传统石碑上出现宝珠纹 大约是在隋代,目前收录关中地区隋碑上刻宝珠纹的只有一例,并逐渐向浮雕靠 巧,根据这些可将隋代之前的归纳为早期宝珠纹的表现形式。

(二)隋至盛唐:

碑首上出现浮雕的火焰宝珠纹,其位于碑首中部的龙身之下, 位置大约是在两条龙的腹部之下。这种位于龙身之下的宝珠,从北朝至 元代这一时期,这一类占大部分。

(三)中唐至宋:

宝珠的位置逐渐上移,不再位于龙身之下,而是逐渐位于龙 身之上如下。

(四)宋初至元;

宝珠的位置又下移,位于碑首上部、龙身之下如图。从北 朝至元代这一时期,这一类占小部分。

   四、龙头碑-司马芳石碑(北 魏)赏析

1、目前发现关中地区最早出现碑额应该为司马芳残碑(北 魏),整个碑额占碑首比例较大,约占整个碑首的六分之五,刻有字,两条龙对 称缠绕碑额两侧,头大身躯小。到了北魏后期,碑额有很大变化,碑林的巧福寺碑(北魏天和十二488)沿袭前代石碑碑额依旧较大,其形制也发生了变化,呈圭形, 但碑额两侧的龙依旧头大身躯小;而碑林所藏另一北魏时期石碑一部神达造像 碑,较之前却有很大的变化,碑额变小,且移居碑首中间,两侧雕刻的龙纹不再 是头大身躯小,而是呈现出均匀分布的一个状态,可见碑额形制在北魏时期发生 着巨大的变化。

五、石碑-西岳华山庙龙头碑

北周时期,碑额形制基本呈一个特定模式一一圭形,典型为陕西 华阴市西岳庙所藏西岳华山庙碑(北周天和二年,567),碑额居中,比例均匀,呈 圭型,刻有字,六巧盘绕在碑额两侧。隋至唐代碑额基本沿袭北周时期形制,虽 大小有所变化,但总体仍然不变。到了宋代,其形制也是基本固定格式,但是出 现特殊情况,西安碑林的大观圣作之碑(宋大观二年)碑额整体还是居碑首 当中,比例均匀,但是圭形却又变化,尖的部位变小,集中为一小部分,成为独 立的一小块,且将圭形分成两个部分,只为一例。元代碑额形制逐渐出现变化, 其顶部尖的部位被削平,但不为长方形,而成为一个六边形,因类似唐宋时期的 巧板,故称为赞形碑额。与此同时圭形碑额也存在,可谓是两者同时存在。

 

六、关中地区碑额在碑首上所占比例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目前收录北周至元代这一阶段的圭形碑额共105通,而元代的赞形 碑额为22通从上述分析得出关中地区碑额在碑首上所占比例大致分为三期。

第一期:北 魏至北周。从碑额占碑首比例较大,约占整个碑首的六分之五,但碑额占碑首比 例逐渐缩小,约占整个碑首的H分之一,逐渐移动于中间位置。形制从无固定形 制到长方形,再到圭形。

第二期:北周至宋代,碑额呈固定模式一圭形,约占碑 首三分之一,居于碑首中间。

第三期:元代,碑额总体变化不大,出现新的形制 -赞形,与此同时圭形仍存在于这个时期。

七、龙头碑宝珠的位置

碑首上除了雕刻龙纹之外,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纹饰一一宝珠纹。东汉末年, 印度的佛教传入到中国,在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艺术方 面也不例外,出现了新的艺术题材和样式,其中之一就是火焰宝珠纹。宝珠亦称 为珠、明珠、明月珠、珠宝、摩尼宝珠、如意宝珠等。

到了南北朝晚期,宝珠纹 逐渐开始流行,不仅出现在佛教造型艺术上,而且在墓葬艺术中也广泛出现(主 要出现于墓室的壁面上、墓碑和墓志盖及石棺及石棺床上)。

宝珠纹基本上是由 宝珠与火焰构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在此纹样上加饰其他纹饰如莲花纹和卷草 纹,除此之外还存在无火焰的宝珠纹。不同时期宝珠在碑首上所处的位置也有不同,这种变化间接也影响着龙纹碑首的演变。

由于石碑具有刻载文字、记事、纪功、颂德、褒奖、警策、训渝、惩戒、昭示、纪念、禁约、抒怀、寄情、标识等多种多样的作用和功能及其多方面的独特价值。因此,碑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立碑的动因也越来越复杂,其中传统龙头碑、功德碑、现代石碑其用途亦越来越广泛,数量和种类因此而越来越多。

作者:欧阳广彬

敬业的牌坊牌楼雕刻厂家,我们专注、用心制作,追求........

版权属于: (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12301688.com)版权所有。

转载时必须以链接形式注明本文来自: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archives/803(本文转载自:http://www.shidiao136.com/shilangan/archives/803)


我们的其他产品
您可能喜欢
石碑雕刻机墓群石碑石碑墓碑雕刻机石碑汉白玉石碑石碑雕刻机厂家广西石碑雕刻机
 
相关石碑产品